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bioorganic-chemistry
BIOORGANIC CHEMISTRY(BIOORG CHEM)是一本有机化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SCI期刊,创刊于1971年,位于中科院分区医学2区中,JCR分区的Q1区,最新影响因子为4.7,从2025年前7个月的发文量收录情况看,数量有望重新破千篇。- 期刊名称:BIOORGANIC CHEMISTRY
- 中科院分区:医学大类2区,有机化学小类1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小类2区
- JCR分区:有机化学(78/319)/生化与分子生物学Q1区(5/57)
- 征稿范围:该期刊的范围涵盖有机化学-生物学界面的一系列主题,包括:酶催化、生物转化和酶抑制;核酸化学;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合成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抗菌剂;脂质和肽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生物探针;生物正交化学和仿生化学。

根据官网数据期刊给出的期刊指标看,从投稿到做第一次决定平均用时7天;投稿到接受平均为63天。
通过对2025年已发表文章的统计,审稿周期大多在1-3个月左右,最快的仅需41天,而较慢的也仅为104天。BIOORGANIC CHEMISTRY期刊的编辑团队中有多位国人编辑,包括:傅磊,西安利物浦大学西浦慧湖药学院执行院长,曾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任药物化学专业课题组组长,并曾在美国Pharmacyclics公司(已被AbbVie公司收购)从事新型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核磁成像诊断和化学药物的临床前研究等。目前担任Bio-organic Chemistry期刊副主编、《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及其英文版Pharmaceutical Fronts编委、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药信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化学新药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疼痛等方面的临床前研究;药物生产工艺及药品中有关物质的研究;线粒体活性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探索等。许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重点聚焦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成分(PPAP)及鼠尾草属植物二萜类成分的系统研究与功能发掘。徐进宜,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新药分子设计及天然活性产物结构修饰。张文彬,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聚焦精密结构高分子设计与生物材料开发,建立蛋白质拓扑工程领域,提出机械互锁生物大分子(MIBs)分类体系,开发基于蛋白质缠结基元的合成策略。
BIOORGANIC CHEMISTRY影响因子近3年保持稳定在5分左右。2021年度为5.307分,2022年度为5.1分,2023年度为4.5分,2024年升到4.7分。

期刊近年来影响因子IF趋势变化,截图来自特诺科技,tenuosci.com从发文量来看,BIOORGANIC CHEMISTRY近3年发文量逐渐提升。2022年711篇,2023年628篇,2024年935篇,截止到2025年7月,BIOORGANIC CHEMISTRY被SCI收录的论文已达696篇。自2022年至今,该期刊总计发文量为2259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为中国学者,共1225篇,占比约54.2%;第二名是印度学者,共发文274篇,占比约为12.1%;埃及学者发文227篇,发文量排名第三,占比约10%。
BIOORGANIC CHEMISTRY是一本混合型期刊,若选择传统订阅模式,则无需 版面费;若选择开放获取(OA)模式,需支付APC费用4030美元。
期刊在最新中科院分区表中位于医学2区,JCR的有机化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Q1区。2024最新影响因子达到4.7。BIOORGANIC CHEMISTRY近年来发文量一直保持在1000篇以内,国人发文量高达54.2%。审稿速度一般高于1周接收,从接收到发表周期在1-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