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3月喜报!胡老师心内科护理SCI文章被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IF=5.4)顺利接收!
  • 录用!曾老师神经科学方向SCI文章被IF=1.7的Journal of Musculoskeletal & Neuronal Interactions期刊录用!
  • 喜报!高老师护理学方向文章被影响因子3分期刊Nursing in Critical Care录用!
  • 3月喜讯速报,曾老师神经科学文章被IF 1.7,Journal of Musculoskeletal & Neuronal Interactions期刊顺利收录!
  • 祝贺!刘老师神经科学方向文章被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IF 2.7)成功录用!
  • 喜讯!李老师医学研究与实验方向文章被《ADV CLIN EXP MED》期刊录用,IF=2.1!

IF=4.9!7 基因模型 AUC 破 0.9!SCI 期刊稳收:内质网应激多组学 + OVX 小鼠验证,骨质疏松发文照这个来!

来源:科诺科研

各位骨科、内分泌科的医生朋友,是不是总被骨质疏松的研究绊住?临床诊断靠 DXA 测骨密度,却抓不住背后的生物机制;想做组学研究,又怕数据堆得满,逻辑串不起来?别急!这篇 2025 年 月的SCI 文章,直接给你答案 —— 以 内质网应激(ERS” 为核心,左手整合 个 GEO 数据集筛基因,右手用 LASSO+SVM 建诊断模型(AUC 超 0.9),最后靠 OVX 小鼠实验实锤,还挖了 TF/miRNA/ 药物调控网络,把 临床痛点 生信分析 实验验证 治疗靶点” 全打通,堪称医生发多组学的 模板级操作!要是你也卡在 找数据、做分析、设计实验” 这几步,后面就能帮你省心搞定


文章信息速览

  • 原标题:Identifica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Related Genes in Osteoporosis Pathogenesis

  • 期刊:Molecular ImagingIF=4.9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ERS)、骨质疏松、多组学分析、基因诊断模型、OVX 小鼠模型、免疫浸润、LASSO 回归、SVM 算法

研究目的:

骨质疏松全球近 2 亿女性受累,每秒就有例骨折,但现有诊断靠 DXA 测骨密度,既难预测骨折风险,也没法解释 骨流失” 的分子机制;而 ERS(内质网应激)明明和成骨 破骨细胞功能相关,却没人系统挖过它在骨质疏松里的作用 —— 这篇文章就瞄准这个 缺口,想通过多组学找到 ERS 相关关键基因,建一个 准、能用” 的诊断模型,还顺便阐明背后的机制,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递新工具。

研究亮点:

医生做多组学,不是比分析维度多,而是比 每步都贴临床、结果能落地。这篇文章的个亮点,每步都踩在SCI 期刊的偏好上:

1. 多数据集 去噪整合,筛基因不盲目(图 1A-D

想让基因靠谱,先得让数据 干净。作者选了 个骨质疏松 GEO 数据集(GSE56815GSE230665GSE7429),先用水印去除批次效应(用 sva 包),再标准化(limma 包),确保数据可比;然后分两步筛基因:

先在整合数据集” 和 “GSE7429” 里分别找差异基因(DEGs),取交集得到 381 个共差异基因(Co-DEGs,图 1C);

再和 GeneCards 数据库的 ERS 相关基因(ERSRGs)取交集,最终得到56 个 ERS 相关差异基因(ERSRDEGs,图 1D—— 不是乱筛的 随机基因,而是 既和 ERS 相关,又在骨质疏松里有差异” 的核心基因,后续分析才有意义。


1

2. LASSO+SVM “双算法锁基因,模型准到 AUC>0.9(图 2H

建诊断模型最怕过拟合、不准,这篇文章的做法特别严谨:

先从 56 个 ERSRDEGs 里,用 logistic 回归初筛出 13 个有统计意义的基因(p<0.1,图 2A);

再用 SVM 算法找 最高 accuracy” 的基因组合(图 2D-E),用 LASSO 回归压维度、防过拟合(图 2F-G),最后两个算法取交集,锁定个核心基因(CYB5R4RAB1BUFSP2RNF13SERP1CES2C1QBP,图 2H 

用这 7 个基因建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GSE7429)的 AUC 全超 0.9(图 S4C-D),还做了 nomogram 把 基因表达” 转成 可视化预后评分,用 DCA 验证 临床净获益高”—— 医生拿到就能用,期刊当然喜欢这种 落地性强” 的模型。


2

3. 免疫浸润 分高低危,挖机制不只是 建模型(图 3A、图 4B

多组学不能只停留在诊断,还要说清 为什么高危组预后差。作者把患者按模型风险分 高 低危,用 ssGSEA 和 CIBERSORT 分析免疫细胞:

发现高危组的活化 B 细胞、活化 CD8+T 细胞更多(图 3A),这些细胞可能促进炎症,加重骨流失;

CIBERSORT 还发现,高 低危组在 M0 巨噬细胞、活化 NK 细胞、静息 CD4 + 记忆 细胞上差异显著(p<0.05,图 4B —— 相当于解释了 “7 基因模型区分风险” 的生物学原因,文章深度一下就上来了。


3


4

4. OVX 小鼠 实锤验证,生信结果不 (图 5A-C

纯生信文章容易被质疑没实验支撑,这篇文章直接上动物实验:

做了 OVX 小鼠模型(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用 IHC 测 个基因的蛋白表达,发现C1QBPCYB5R4RAB1BUFSP2 的蛋白水平在 OVX 组显著升高(p<0.01,图 5A-B 

 qRT-PCR 测 mRNA,结果和蛋白一致(图 5C—— 生信预测的 基因高表达,在动物模型里真能测到,可信度直接拉满,这也是 SCI 期刊很看重的 干湿结合


5

5. 调控网络 挖靶点,给治疗留口子(图 6A-D

好的研究还要有后续价值,作者没停在 诊断,还建了 大调控网络:

mRNA-TF 网络(52 个 TF,图 8A)、mRNA-miRNA 网络(42 个 miRNA,图 6C)、mRNA-RBP 网络(32 个 RBP,图 6D),还有 mRNA - 药物网络(27 种潜在药物,图 6B—— 比如找到能调控这些基因的药物,未来可能开发成治疗靶点,文章的 转化价值” 一下就高了。


6

这篇文章虽不是顶刊高分,但对临床医生来说,参考价值远超 炫技的纯生信文,核心逻辑就 条:

选自己熟悉的疾病(比如骨质疏松)临床痛点(比如诊断不准、机制不清),结合 ERS 这种 有研究基础但没挖透” 的方向,选题天生就有优势;

数据要严谨去噪多数据集整合一定要去批次效应,筛基因要多步交集,避免 假阳性基因” 毁了后续分析;

模型要临床能用别只报 AUC,做 nomogramDCA,把复杂的基因数据转成医生能懂的 评分表,落地性强才受期刊欢迎;

实验要补充实证,哪怕只是小样本的动物实验(比如 OVX 小鼠)、qRT-PCR/IHC,只要能验证生信结果,就能大幅提升文章可信度。

原文DOI: 10.1155/mi/6726771

专注期刊投稿、发表十年,任何投稿、写作难题欢迎咨询!

PAPER INFORMATION

我们的服务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 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 期刊、文书籍、会议、预印章、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特诺科技,一家专注高端学术咨询服务的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快捷、安全的省心服务。

扫码立即咨询

生态合作伙伴

誉嘉医学
誉嘉全球
GAPS
logo4 二维码4
及旭科技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碧桐园 3 号楼 2 层 211 广州办事处: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 E栋306 联系人:客服 / 18163670350

Copyright © 2022-2024 北京特诺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 ICP 备 2023007944 号